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

鰲鼓

鰲鼓 (攝影:鄧伯齡)
南方的雲層不斷的朝北向天空匯集而來,心中渴望風大得可以把它們吹散,好讓我在這滿月的夜裡,靠著明亮的月光,透過單筒望遠鏡欣賞白鸛的身影。好久以來牠們都未曾移動過,碩大的體形,黑白分明,單腳站立很容易區分;在旁邊走動追逐的夜鷺,雖然光線不足以辨別細部顏色,但粗短微胖的體態,卻清晰可見,夜鷺雖兇惡不美觀,卻進化到日夜都可覓食,且極有耐性的等候牠們所設定的目標獵物;如果我也可以訓練那份動靜皆宜的特性,將會有更大的力量來做我想做的事!至少可以是為了鰲鼓多出一份力,而不至於讓它在人類的貪婪和無知下走入歷史!


風沒有為夜裡帶來任何雨露和寒意,乾燥暖和的南風帶來海的味道,在臉上感覺有點黏黏的。今天是中元節,滿月的夜裡,沒有鬼哭神號的淒厲和不安,只有寧靜讓我在此專心享用。離天亮還有五個小時,沒有人會來打擾,站在水產試驗所的三樓頂,我虔誠祈禱北向的天空不要再堆積雲層,妨礙我明天拍照的角度。經驗告訴我,入秋後的南台灣,天空常常不會再是萬里無雲的好天氣,南風的暖意可能只到今天為止,錯過今日也許要等待明年夏天再來臨。年復一年,我可以等待和磨練,讓自己的作品更接近眼中所見的鰲鼓,但當這塊美麗的濕地一旦走入歷史,縱然往後的作品可以賣得好價錢,卻也一切都枉然。對於鰲鼓,我絕不願意它只靠影像在記憶中去尋找!


延綿數百公里長的西南海岸,在經過不斷的開發建設和炒作,碩果僅存的鰲鼓,無疑是一塊最珍貴美麗的濕地,台糖無心插柳之餘,不僅樹籬成蔭,魚塭、水塘任其荒蕪,水草滋生,甘蔗、水田,依序輪耕,乾濕不停交替,沼澤與草原隨海水適時消漲,造就廣大多樣的棲息環境,提供萬千鳥類在此覓食,保育海岸魚苗在此成長,有幸造訪,相信您會樂於親吻這塊土地的芬芳,用心傾聽,呼喚您的感動,也一樣會在我腦海中迴盪,這部動人的樂章,音符隨著潮來潮往,日出日落而改變,一切的一切只需要您願意。


風不僅適時地改變它的方向和節奏,也讓鰲鼓隨著它的腳步或快或慢不停的更替面貌與光釆,舞台上演的不只是鷺科鳥類嘎嘎的吵雜聲響,還湊合著小鷿和紅冠水雞家族的大合唱。海水漲潮,我聽到在河口覓食的東方環頸飛進來了,赤足鷸「丟,丟」叫聲響起了,雜夾其中的還有青足鷸的「救,救,救」和那最吵雜的高蹺,而最美麗的黑尾鷸也都將會從被海水淹沒的泥灘一一到來,一隻跟著一隻或一群跟著一群,不管白天或黑夜,南遷或北返,只要地球記得轉動,四季的音符就會不斷響起!


冬季裡,南方的天空總少了那片藍,白茫茫的霧氣掩蓋大地,縱然日出也不見得散去,夢幻似真的情境常常要到中午氣溫回升,霧氣散盡才會回歸現實。常用一上午的時間,看到少有的野兔靜靜不動的享受日光,瞄到羞澀的灰腳秧雞在草叢裡竄動,或是以水草為籬,躲在其中看著小水鴨的剪影,欣賞牠們拍翅時濺起的水花和鳴唱,盡其可能不要打破這樣的和諧。如果您看不到鰲鼓的早晨,也希望您可以感受到鰲鼓的黃昏,看看西下的夕陽如何染紅這片平疇綠野,如何讓生機盎然的大地歸於平靜與安詳。


在東北季風狂妄恣意的日子裡,破曉時的田野依舊寒冷,縱然黎明的曙光越過中央山脈,大地綻放光明增添暖意,但空氣中也依然瀰漫著冷冷的寒意,不僅在風中,也在許多鰲鼓村民的心中,他們對這些阻擋開發的鳥兒有著不太友善的態度,就如同對逐風漂鳥的我一樣懷抱冷淡,小心您的相機、望遠鏡,這是對您的忠告,因為世風日下,以利為先的台灣,充滿太多的「因為」。


  結束半年乾旱,進入雨水期,春早已悄悄來到人間,大地也隨日照時間的增長慢慢甦醒,農民趁春雷乍響之際,將秧苗整齊地插在濕潤的大地上,一顆顆牽繫北方的心,開始熱切不安的沸騰起來,一批又一批的候鳥在飛越南中國海,來到台灣,卻找不到地方休息,除了人聲鼎沸的墾丁公園外,屏東沒有了林邊、鎮安;高雄少了竹滬、永安;縱然努力飛到台南,四草也不會再是鳥類天堂,幾個小水塘深得讓只有以魚為生的大型鷺科鳥類才能停棲;七股依然在人鳥之間爭戰不休,廣闊的潟湖也只有在潮水退去的當時才能短暫歇息,潮水一漲,七股便無處尋覓,只有不斷向北方去找尋,找尋可以暫時棲留的布袋鹽田或鰲鼓的水田!正如同在台灣的你我,生活是如此的不易,淨土也常常只能在夢裡,多數人也盲目在找尋,如同歸心似箭的候鳥,不分日夜,用心期盼望那份家的渴望。


幾許鳴唱劃破長空,鷹斑鷸總是第一個出現在廣闊的稻田中,鷹斑鷸分佈廣闊,不管南遷或北返,總是第一個出現在候鳥遷徙的記錄中,四季不分明的南台灣,也常是牠們為我帶來春的訊息、秋的涼意;龐大的族群很快的佔據了各個角落,在濕潤的稻田中,找尋賴以為生的石蠶多毛類等無脊椎動物。三月上旬的秧苗尚小,不會遮住鳥羽,容許仔細觀察,不會有所阻礙,日復一日,族群漸漸增加,隨之而來的小環頸鴴、蒙古鴴、濱鷸、尖尾鷸等,一一出現。氣溫不斷回升,日照時間的增長,秧苗長得越快越高。


下旬過後,稻苗便很容易阻礙了觀察小型鷸科的視線,而其他水陸的鳥種也不斷地現身在樹林、沼澤、池塘邊。四月後,秧苗高度幾乎遮蓋所有的鳥體,但還是有很多地區可供觀察,最慢北返的滸鷸會突然大批出現,您可以不用擔心牠們會和在此停留的濱鷸混淆不清,如果您曾為此感到困惑,那建議您可以把握機會,問題便可迎刃而解。華麗的滸鷸有著獨特的酒紅色繁殖羽,而濱鷸則有相當明顯的黑腹斑塊,硬要把兩者混為一體其實也並不容易。


風在耳際劃過時,樹影搖動了,池水被吹皺,稻田有如綠波在盪漾,高低不一的綠草間,更有白鷺身影點點,常感覺三月裡的鰲鼓置身其中,分不清天上人間,忘卻春外還有夏、秋、冬,也忘了在24個節氣裡,還有365個不同的晨曦和黃昏。大批逐風而居的漂鳥,實因在台灣早已無處可居,大量的在此群聚,是喜悅或傷悲,一一體會,無言以對。多親近自然,仔細觀察,智慧容易增長,當人更覺渺小之際,天與地將會更加寬廣,對自然的態度也越虔誠、越尊重。我一直相信在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,都常會聽到自己的內心聲音在吶喊、在呼喚,告訴去留的方向,用以表達不同的情感!離開土地太久的人們,容易忘了去傾聽,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和自然所產生的共鳴與激盪,更忘了學習尊重,才會換來如此多的工廠、高爾夫球場。


我的生命與智慧隨著四季的脈動、潮汐的更替在消漲,生老病死,會在不久的將來消逝人間,然而卻懷抱無比希望,盡其努力,但願鰲鼓歲歲年年直到永遠。

沒有留言: